2021年手机报码 > 视频点播 > 姝f枃

《中国高等教育》刊发杜玉波书记文章:坚守使命 科学谋划 加快学

鏉ユ簮锛毼粗   銆浣滆咃細admin娴忚娆℃暟锛 娆°銆鍙戝竷鏃堕棿锛2019-02-24 14:25

  《中国高等教育》刊发杜玉波书记文章:坚守使命 科学谋划 加快学校改革发展步伐-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刊发杜玉波书记文章:坚守使命 科学谋划 加快学校改革发展步伐 点击数:加入时间:2010-10-21 【编者按】刚刚出版的《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20期)“封面文章”刊发了我校党委书记杜玉波教授的署名文章:《坚守使命 科学谋划 加快学校改革发展步伐》—— 坚守使命 科学谋划 加快学校改革发展步伐 ◆ 杜玉波在新世纪第二个10年到来的时候,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未来10 年教育改革发展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刘延东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集中反映了中央对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和战略性决策,是全党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员令。《教育规划纲要》体现了国家意志,回应了群众关切,是一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一、以新的历史起点精心谋篇布局走进新10年,谋划新发展,加快学校改革发展步伐,既是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现实课题,也是学校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机遇。我们必须以世界的眼光和前瞻的思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篇布局,做好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从更宽的视野深刻认识教育发展面临的时代特征。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后金融危机时代正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各国无一不把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国家 核心战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从更新的角度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十二五”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短期的困难和长期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在更长时期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尽 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 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支撑举足轻重。教育必须面向未来, 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从更高的层面深刻认识中央对教育工作的新部署。总书记、 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内涵丰富,有很多新思想、新理念,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战略主题,坚持“20 字”工作方针,围绕“两基本一进入”的战略目标,落实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坚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作为两大重点,把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作为两大保障,推动教育事业实现更大跨越。认识决定方向,使命决定目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必须从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出发,站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高度,全面审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遵循教育规律,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努力把握学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坚持把高端人才作为学校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把质量特色作为学校竞争取胜的主线,把国家战略需求作为学校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学校品质提升的战略选择,把产学研用结合作为学校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学校的理想和抱负、传承和发展与国家利益紧密相系,以振兴航空航天事业为己任,把服务国家战略置于首位,更好地担负起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战略高技术研究的使命。谋划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未来。我们常说,“低头看5年,抬头看10年,走起来想着50年”,就是要早谋划、早主动,抢占发展先机。在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我们确定了建设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远景发展目标,提出了实施“空天信融合、产学研结合、理工文综合”的“三合战略”,系统勾画了“134621”的发展规划路线图以及党的建设“六大任务”。为扎实推进实施,学校成立了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和战略咨询委员会,在学院级单位“十二五”发展规划、学校“九项计划”实施方案、“三大规划”和党建创新工程实施方案等四个层面精心谋篇布局。各项规划的制定,目标是核心,思路是灵魂,举措是保障,我们要始终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始终坚持“顶层设计、分层构架,相互衔接、融合互动,突出重点、形成系统”的原则,力求立意高远、体系科学,不搞封闭,不搞自我欣赏,把制定规划的过程变成学习研讨、理清思路、寻求共识的过程,构成学校长远建设与发展的坚实基点。规划一旦形成,就要坚定地朝着预定目标走下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一张蓝图干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二、以人才培养使命强化办学理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再次强调,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守大学的使命,真正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上,更好地回答社会对大学人才培养需求的价值诉求。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及文明传承的重要职能,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人才培养,古今中外所有大学概莫能外。人才培养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最本质的要求,大学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离培养人才这一永恒使命。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我们更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教学上。科学研究要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把优势科技资源集中用于教学,充分发挥高水平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说到底,就是要把我们多年来取得的办学成果和优势首先体现在教育教学上,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使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最终落实到人才培养上来。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核心是要贯彻好“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流大学首先必须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首先必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面对我国未来的发展,特别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着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学校大力推进从培养常规型专业人才向培 养创新型拔尖人才转变,努力培养国家的优秀建设者和领军领 导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一切工作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引导学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涵养大气品格,追求一流学问,创造精彩事业,践行责任人生。教育教学改革是最根本的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核心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系统培养观念,以观念的转变和理念的更新带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要遵循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科学精神、 人文素养和工程能力的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重视科学技术与工程能力并重、多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北航特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要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只有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才是最高质量的教育。要特别重视本科教育,这是学校最基础、最根本的教育。学校要把本科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采取特殊措施,培养和支持一大批能上好课的教师和能扎根讲台的名师,要让在教学上下真功夫、把精力和心血用在学生身上的教师发展好、得实惠。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水平的教师是进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前提,要充分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学高身正、敬业树人,把培养学生作为事业来做,把关爱学生作为本能来要求,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不仅要做好科研,更要能搞好教学。教师教育学生,一是知识,二是方法,三是品格,其中品格是最高层次,要将爱国精神、事业心、责任感、团队意识、认真刻苦等品格,融入每堂课、每个课题、每个项目、每篇文章,甚至每次开会和谈话。广大教师要努力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人格修养的楷模,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三、以质量特色创新突出发展主题质量、特色、创新是我们多年来工作的一条主线,也是 “十二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学校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我们必须把质 量、特色、创新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着力点,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在稳定办学规模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提高质量。质量是教育的命脉,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今后10 年,学校改革发展最核心的任务、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提高质量。我们要始终强调 “质量立校”的观念,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统筹质量、规模、特 色、成效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从拓展规模向提高质量的转变,逐步形成 “英才培养、质量为本、学科交叉、科教互动”的教 育格局。以一流的教师、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科学研究和管理,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都可以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这既是质量为本的保障,更是内涵发展的要求。我们贯彻落实科学的办学观,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坚持科学的质量观。今后,我们要积极探索和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学校资源配置和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上来。在准确把握定位的基础上更加强化办学特色。特色就是竞争力,是一所大学的生存之本。一流大学都是特色鲜明的大学。 走“内涵提高、特色强校”发展之路,既是学校多年来办学的经验,又是我们需要长期坚持的既定方针。现在,学校已经确定了空天信融合的特色定位,大力实施空天信融合战略,这就要求我们以空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切入点,在航空航天和信息技术领域、在国家战略需求和关键核心技术层面、在军民结合和寓军于民范围,彰显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为工业化、 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空天信融合,空天是基础,融合是特色。空天不强,特色不特。 “十二五”时期,学校要特别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围绕空天技术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抢占未来空天技术领域新的战略制高点,突破技术瓶颈,这是提升服务国防能力、推进空天信融合特色的关键所在。航空航天主干学院和国家实验室在这方面要勇于担当、有所作为、走在前面。在主动适应需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和生命力所在。一所大学的创新发展,必须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走出校园看学校,将学校的发展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重大专项以及行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主动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依托现有学科基础,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 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学校要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宽容创新挫折,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四、以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办学活力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体制机制改革既是教育事业改革的难点和关键,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6大改革任务、10个重大项目、10项重大改革试点。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坚决破除不利于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系统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校治理结构,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要依法制定学校章程,探索校董事会机制,逐步形成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的机制和氛围。要进一步完善和模范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院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全面落实中央颁发的基层 党组织工作条例。要优化校、院学术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建立学院教授委员会,坚持院士咨询会制度,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真正做到 “学术的事,多听教授的”、“上课的事,多听老师和学生的”。要大力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团体的作用,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都能充分听取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反映师生员工的意愿。要进一步完善全员聘任和岗位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目前,教育部已批准我校申报的“推进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试点项目。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抓紧抓实抓好试点项目方案的规划设计和有序推进。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争取自主确定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规模,自主设置和调整招生专业,自主设置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在人才管理和使用方面,要争取自主设置专职科研岗位和聘用专职科研人员,建立非终身制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试点人才特区制度,突破人才流 动和人才退出的政策性障碍。在财产与经费管理和使用方面,要争取一定限额的资产(含无形资产)配置、使用与处置自主 权,建立健全全成本核算体系,允许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会计期间的收入与成本进行合理配比。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要争取获批外事自行审评权,简化学校因公临时出访人员和外国来访人员、举办国际会议、联合人才培养项目的审批程序。建立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的机制。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力”的新要求,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推进与航空航天行业和地方区域经济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深度合作,把学校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优势转化为有效带动产业创新的现实生产力,拓展学校发展的空间和资源。要抓住北京建设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深圳大特区新一轮发展的机遇,在中关村科学城建立“北京北航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和“北京北航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在广州、深圳分别建立“广州/深圳北航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学校为主体、校市共建、企业化运作,承担重大科技研发项目,负责学校技术转移,建立投融资体系,孵化创新型企业,培养和汇聚高端工程技术人才。要积极探索航空航天主干学院办学体制改革,与航空航天企业集团合作共建,抱团发展,建立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围绕制约空天领域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在人才培养、原创性基 础研究上开展合作,创新办学模式。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科研管理体制,加强专业化管理,促进协同服务,成立北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下设“两院”、“两中心”,即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基础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综合管理中心,实现产研打通、军民打通和管理服务打通。五、以大学文化传承彰显学校品格大学是文化传承交流的纽带和思想观念创新的源头。大学文化作为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沉淀着学校的精神内核和学术传统,凝聚着学校的办学力量和办学追求。大学之大,首先在于精神之伟大。《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我们必须坚持在大学文化传承中培育大学文化,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彰显学校的理想意志和创新品格。在自觉中把握大学文化的本质规律。大学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连续性和辐射性,能够以无形的意识、观念及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校园中有形的存在,深刻作用于大学发展和大学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切实增强大学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做到对 大学文化的地位认识高度自觉、规律把握高度自觉、责任担当高度自觉。要着眼于学校文化建设中精神、制度、物质、行为四个维度,加强战略统筹和建设规划,坚持学校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齐头并进。要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立足于时代和学校的战略实践,深刻地认识学校担负的历史使命,深刻地认识学校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正确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向不迷失。在自信中强化大学文化传承的基础性地位。“敢为人先、 爱国荣校”的北航精神是全体北航人的精神支柱和学校的文化内核。半个多世纪以来,北航人都有一股闯劲、一股韧劲,始终保持了心系祖国、立志报国的决心,具有讲大局、讲团结、 讲奉献,爱北航、爱国防、爱祖国的精神与品质。在实现理想 抱负的过程中,大学文化在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我们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不断增强 对北航优秀文化传统的自信心,围绕远景发展目标,结合学校 发展的历史积淀和个性特征,凝聚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培育具 有北航特色的精神文化品格,进一步强化大学文化传承的基础 性地位,提炼和培育学校一脉相承的核心价值理念,包括北航 精神、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校歌、学风,以及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目标、管理理念等,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凝聚、激励、 导向和保障作用。在自律中拓展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的新境界。文化自律是对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的不懈追求和强烈向往,是一种内在行动反思和精神力量,是拓展大学文化发展新境界的实践基础和重要条件。大学文化自律的过程,是一个大学文化传统反省、梳理、整合和提升的过程,是一个我们旗帜鲜明地提倡什么、摒弃什么,并特别强调文化建设规范和落实的过程。我们要以大力实施“文化培育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弘扬大学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建立健全大学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长效机制。通过着眼于建立尊重、关心和支持师生发展的文化模式,坚持“以师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崇尚科学,学术为先,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宁可坐冷板凳,绝不急功近利,营造人文浓郁、注重特色、鼓励创新和个性发展的“和谐宽松、大气包容”的氛围;通过丰富学校文化的载体手段,进一步统筹规划“一校两区”文化资源,着力建设良好的办学条件,创造与教学科研相配套的文化设施,系统推进沙河校区与校本部文化建设协调同步发展;通过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丰富文化育人内涵,拓展文化育人的方式、方法与内容,重点加强学校高端文化品牌活动建设,更好地以大学文化温润心灵、舒缓压力、涵养人生,丰富师生的精神世界,形成师生互动参与、共享成果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格局,使大学文化成为凝聚北航师生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编辑:曲 珊 余 敏



         

上一篇:中韩巅峰对决战火升级
下一篇:新华社:中外专家在京研讨民俗艺术-新闻网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302号